首页 > 凯发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K8凯发(中国)天生赢家·一触即发|没有配套法规的简政放权难以奏效

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4:54    次浏览

文/李宏简政放权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强调的重点工作。日前,他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又指出,目前各部门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的、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。长期以来,“政出多门、层层审批、环节繁琐、公章围城”的怪相频出,不仅浪费了政府无尽的人、财、物,影响了社会运行的效率,而且容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。在被拿下的“老虎”、“苍蝇”们中,靠手中审批实权谋私“栽进去”的不乏其人。因此,中央下大力气简政放权,仅2014年一年国务院各部门就取消和下放246项行政审批事项,取消评比达标表彰项目29项、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149项。得益于简政放权的持续发力,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,新增就业不降反增。然而,在取得成绩的同时,也不得不清醒地看到,我国现有500多部涉及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政出多门,彼此互不协调,造成重复监管和监管漏洞并存,甚至使简政放权“越减越肥”。李克强作为一国之总理都发出感叹:各种执法部门重重叠叠,“结果可以想象,老百姓办事创业,拜了这个菩萨,还得上另一个庙!”另一方面,由于简政放权涉及到固有利益重新分配,也就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“绊脚石”和“拦路虎”,产生“肠梗阻”,“没好处的可劲放、有油水的死命攥”,使行政审批改革效果大打折扣。那么,怎样才能把上至国家总理、下至平民百姓都高度关注的简政放权落到实处呢?首先,简政放权应加强顶层设计,完善相关立法和奏效的配套措施。国家立法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对现有与政府审批相关的法规集中清理,该撤销的撤销,该修改的修改,该完善的完善,防止“越减越肥”。同时,鉴于当前部分下放事项转移承接时,基层承接单位在人员编制、承接力量和专业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,短时间内难以承接的现状,出台执行相关法规予以解决。其次,地方政府的监管部门和司法机关应用好追责监督执法。要把地方政府的权力清单“晒”出来接受社会监督,并把简政放权工作纳入其年度考核,挤压其权力寻租空间。对为官不为庸政懒政渎职者予以曝光撤职,直至法办。更重要的是,地方政府有权不可任性。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与角色,动真格自我“割肉”。简政放权不是剪指甲,而是割腕,忍痛也得下刀,绝不能“没好处的容易放、有油水的死命攥”,这是地方官员的执政底线。更应强调的是,简政放权之后政府不是撒手不管,而是要从“越位点”退出,把“缺位点”补上,“管住、管好应该管的事”,更加重视履行民生改善、市场监管和城市治理等职责。否则,简政放权难以奏效。